明伦书院明伦游学微信平台 关闭
  • 广告三
  • 广告二
  • 广告一
明伦游学
精彩图文当前位置:>> 首页 > 丝路史话

千生都知道有个它

作者:1,2,3 来源: 日期:2014-11-19 21:05:11 人气:0 加入收藏 标签:千生都知道有个它

    大漠孤烟,长河落日,留给世人多少想象,多少感慨。当年的声声驼铃如今虽被火车汽笛取代,但曾见证中国历史辉煌的丝绸之路,像一首经典永不衰退的诗,让千生都知道有个它。

    提起丝绸之路就不得不提一个人,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武帝,是他开创了千古流传的壮举,令后世瞻仰惊叹。丝绸之路的开通不容易,可以说它是汉王朝和匈奴长期相争相斗的产物。

    西汉自建立以来一直饱受匈奴骚扰之苦,匈奴强大之时甚至一度对汉王朝的统治造成威胁,在汉武帝出击匈奴以前,河西走廊是被匈奴控制的,阻断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。雄心壮志的汉武帝掌权后一改过去的黄老思想,派出卫青、霍去病等名将抗击匈奴。

    在张骞出使西域回朝后,说明了西域各国愿意和汉朝通商往来,建立联系的意愿,加之汉武帝对匈奴的打击使匈奴不断后退,使汉朝夺回了河西走廊的控制权,为了联系西域各国,进一步打击匈奴,所以汉朝大力扶持对西域的贸易,使得西域各国同汉朝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强,形成了丝绸之路。

    张骞的出使并非一帆风顺,一行人从长安起程,经陇西向西行进。一路上日晒雨淋,风吹雪打,环境险恶,困难重重。但他信心坚定,不顾艰辛,冒险西行。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,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。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。

   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,自然不会轻易放过。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,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。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,一是监视他,二是诱使他投降。但是,张骞坚贞不屈。虽被软禁放牧,度日如年,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,准备逃跑,以完成自己的使命。

   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,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。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,离开匈奴地盘,继续向西行进。由于他们仓促出逃,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,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,干渴难耐,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。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,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,饮血解渴,食肉充饥,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。

    这样,一直奔波了好多天,终于越过沙漠戈壁,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(今帕米尔高原),来到了大宛国(今费尔干纳)。高鼻子、蓝眼睛的大宛王,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,很想建立联系。但苦于路途遥远,交通不便,故一直未能如愿。

    因此,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,喜出望外,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。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。在大宛王的帮助下,张骞先后到了康居(今撒马尔罕)、大月氏、大夏等地。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,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。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,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。

   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,再次被匈奴抓获,后又设计逃出,终于历尽千辛万苦,于13年后回到长安。这次出使西域,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,激发了汉武帝“拓边”的雄心,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。

    公元前119年,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,断“匈奴右臂”,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。这次,张骞带了三百多人,顺利地到达了乌孙。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、大宛、大月氏、大夏、安息(今伊朗)、身毒(今印度)等国家。但由于乌孙内乱,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。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,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,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,开通了丝绸之路。并获取了匈奴的“祭天金人”,带回长安。

    张骞不畏艰险,两次出使西域,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,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,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,开拓了丝绸之路,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。

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才有这个名称呢?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过一本书叫《中国》。在这本书里他首先提出丝绸之路这个称呼,后来在1910年还是德国人的赫尔曼,他又出了一本《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》,他把这个李希霍芬的观点又完善了,而且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叙利亚。

     一般的来讲,古代的丝绸之路,即从长安到叙利亚,这个丝绸之路提出来之后,渐渐的被学术界接受。中国接受这个名称并真正广泛的用,是近几十年的事。如果大家看中国的研究东西方关系的一些学者的论著,就会发现,当时这些学者主要用的名称是东西交通,或者是中西交通,并不局限于丝绸这一范畴。

    在这条伟大的线路上,丝绸只是其中的一项,因而不能用丝绸之路完全概括。当时的东西交通和中西交通,包括文化、艺术、科技、宗教等各方面交流。现在,学术界也基本接受了丝绸之路这个称呼。实际上丝绸之路的内涵远比它的名字丰富。

本文网址:http://chongzousilu.com/html/silushihua/174.html
明伦书院官方微信平台,欢迎扫描关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