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伦书院明伦游学微信平台 关闭
  • 广告三
  • 广告二
  • 广告一
明伦游学
精彩图文当前位置:>> 首页 > 丝路史话

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

作者:1,2,3 来源: 日期:2014-12-4 18:12:51 人气:0 加入收藏 标签:河西走廊 丝绸之路

    出兰州,过黄河,经停武胜驿驿站休息后,翻越乌鞘嶺,到达青藏高原地貌的牧场天祝。向西行,进入古浪峡。走出峡口,天高地阔,一望无垠,便是河西走廊。走廊南边一座祁连山蜿蜒起伏,插入西边走不到终点的天际;北边,一座长城老态龙钟,伸向西边没有尽头的空空荡荡时空隧道。一道天然屏障,一道人筑的防线,并行向西,中间包裹着一条车马大道,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。

    丝绸出在中国的南方,也穿在北方达官显贵的身上。丝绸在长江两岸和黄河中下游的中国人中,虽属贵重商品,但也是常见商品,因此并不贵重到称奇的程度。但在外国人眼中,绝对是稀世珍品,于是也就看得格外的重。

    走在丝绸路上的人,大量的是高鼻深目的外国商旅。不仅贩运丝绸,也贩运瓷器到国外,贩卖国外金银珠宝到国内。

    丝绸之路为什么不叫金银之路,珠宝之路,瓷器之路,而叫丝绸之路?显然,表达的是崇拜丝绸的外国人的心境,是由外国人把丝绸之路叫到了全世界。丝绸之路不是中国的专有名词,而是世界的通用名词,只要提到丝绸之路,全世界都知道特指那条路。

    兰州,武威,永昌,山丹、张掖,临泽、高台、酒泉、嘉峪关、玉门关、安西、敦煌、阳关、楼兰、鄯善、哈密、吐鲁番、乌鲁木齐,是贩运丝绸的外国人必须落脚的唯一通道。后过中亚西亚,中东,土耳其,进入欧洲各国的那条特定路线就是丝绸之路。

    云南有一条茶马古道,马帮驮着茶叶进入西藏,再到南亚国家销售。茶马古道上行走的绝不止茶叶,也有丝绸。但茶马古道就叫茶马古道,而不叫丝绸之路。

    明代海上之路开通后,东海、南海进入太平洋,沿东南亚国家的海岸线到欧洲、美洲、非洲,有一条瓷器之路,大量的瓷器运往世界各地。在贩运瓷器的货船上,也装有丝绸。但叫做海上瓷器之路可能比较贴切,而叫海上丝绸之路就牵强附会。所以,丝绸之路应该是一个专有名词。

    进入中东和西方的丝绸并不完全是从丝绸的产地江浙和湖广采购的,也不是完全从长安和兰州起运的,也可能是直接就近从武威、永昌、张掖、酒泉的商人手中采购运往西方的。

    从前交通不便,运输困难,运输成本很大。对于商人来说,到南方船运,转内陆地区马车运,再转山区马驮,每多一段距离,不仅运输成本大,而且很麻烦。而直接采购河西走廊商人从南方运来的丝绸,捆到骆驼背上,就可以径直跋涉到欧洲,缩短了路途、时间,是一条省时、省力、经济方便的贸易路线,所以河西走廊成了丝绸之路的别名。

    汉朝以来,河西走廊的经济因为商业的发达而十分繁荣。从武威、永昌、山丹、张掖、酒泉等各个古城的城市建设看,城墙宏伟,城门威严,除占地和规制小于皇城外,其余一色明代城长安城楼的建筑规模和风格。城内的街道两旁,全是木板拆卸门面的店铺,早上把一排的木板拆下来,临街的全是货架和商品,晚上把木板装上去,商铺就关门了。

    这种明清的建筑风格和商铺形式一直存在到二十世纪60年代,晚的残存到70年代中期。之后,历史上繁华的古城最后在“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,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”的雄心大志中消失了,从此,悠远的历史不见了,后人的后人再也不知道古城的模样了,商业的繁荣也成了研究的假设和考古的证实。

    古代河西走廊的繁荣,完全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。中国货币和外国货币共同作用于丝绸的贸易,贸易又拉动了餐饮业、旅店业、服务业,进而拉动农业、畜牧业、手工业等各行各业,就使河西走廊日趋发达。古代的张掖被类似现代的深圳,是开放的前沿,也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。

    敦煌壁画上的繁荣景象也是河西走廊的真实写照。哪里的商业发达,哪里的经济就发达。丝绸之路是当时中国商业最发达的地区,也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。河西走廊的落后是明清以后的事。由于航海业的发展,造船技术得到改进,海运能力提高,运输比陆地上的骆驼更为方便,所以陆运转向海运,丝绸之路就萧条了,河西走廊也就萧条了。

    今天,丝绸之路变成了旅游观光之路。路没有变,山川河流没有变,历史遗迹虽显露出岁月的沧桑,但年轻时的容貌仍依稀可辨,也没有变。变了的是路上的交通工具和往来游人的心思。他们怀揣美元、欧元、日元,不是采购丝绸,而是采购古老的历史文化、风土人情和飘荡在空气中的汉唐遗风,明清气味。丝绸之路,将再次焕发青春,返老还童,带给河西走廊新的繁荣。

本文网址:http://chongzousilu.com/html/silushihua/179.html
明伦书院官方微信平台,欢迎扫描关注!